1921年,吉鴻昌回鄉探親時,拿出全部積蓄,利用一所破廟作校舍,創辦了“呂北初級小學”。吉鴻昌立下規定:凡是貧家子弟,一律免費上學。學校規模一度壯大,曾被譽為“豫東第一”。
1925年10月,吉鴻昌升任綏遠省督統署直轄騎兵團團長兼警務處處長。不久又被任命為第36旅旅長。十幾年裏,吉鴻昌雖不斷升官,但卻絲毫沒有改變“當兵救國,為民造福”的初衷,時刻銘記著父親“作官即不許發財”的教誨,平時省吃儉用,興辦公益事業。他嚴於律己,也約束部隊不許擾民。吉鴻昌結識共產黨員宣俠父等人,開始接觸革命思想。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響應北伐。吉鴻昌率部參加了西安之戰。1927年4月,吉鴻昌所部擴編為第19師,升任師長,歸屬馮部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所轄。國民革命軍沿隴海路東征,吉鴻昌率部攻克洛陽、鞏縣,又強渡黃河,占領豫北重鎮新鄉,奉軍被打得抱頭鼠竄。吉鴻昌所部被譽為“鐵軍”。
1928年任第30師師長,調防甘肅天水。 1929年7月,吉鴻昌進兵寧夏,任寧夏省政府主席兼第10軍軍長。他整飭了軍隊和吏治,致力於漢回團結,提出了“開發大西北”的口號,決心為民興利除弊。
1930年4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吉鴻昌奉命率部從寧夏出潼關,參加討蔣大戰。9月,馮玉祥的西北軍戰敗。吉鴻昌為了保存實力,接受蔣介石改編,就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不久被蔣派往光山、商城一帶進攻鄂豫皖蘇區。
吉鴻昌對進攻蘇區十分反感。他“托病”到上海與黨組織取得了聯係,隨後又化裝到鄂豫皖蘇區進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很大觸動。隨後曾在潢川組織所部起義參加工農紅軍未果。蔣介石發現吉鴻昌有“謀反”之意,便解除了他的軍職,逼迫他出國“考察”。
1931年9月21日,矢誌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裏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讚勸道:“你為什麽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隻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 ,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麵寫上:“我是中國人!”
1934年5月,吉鴻昌回到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為主任委員,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他家三樓一角,設立了一個秘密印刷所,出版了機關刊物《民族戰旗》報。他的住宅也成了黨組織的地下聯絡站,因而被黨內同誌稱為“紅樓”。
1934年11月9日晚,吉鴻昌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吉鴻昌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由於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到為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裏來,為我們黨的主義,為全人類解放事業而奮鬥,這正是我的光榮……”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鴻昌殉難的日子。麵對“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於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曆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醜行。在給夫人胡紅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吉鴻昌披上鬥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特務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後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麵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後挨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特務在吉鴻昌麵前顫抖著舉起槍時,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在這震山撼嶽的呼喊聲中,英勇的共產黨員、中華民族的英雄吉鴻昌壯烈地犧牲了,年僅39歲。
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吉鴻昌被定為全黨褒揚的革命烈士。周恩來總理在1971年指出:“吉鴻昌同誌由舊軍人出身,後來參加共產黨,犧牲時很英勇,從容就義,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跡出書。”
1984年,在吉鴻昌烈士犧牲50周年前夕,扶溝人民在烈士陵園吉鴻昌烈士陳列館前,為烈士塑了銅像。鄧小平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鴻昌將軍犧牲五十周年紀念輯》題寫了書名。聶榮臻親筆題詞:“民族英雄吉鴻昌烈士永垂不朽!”
1995年,在吉鴻昌烈士誕辰100周年之際,李鵬、喬石、李瑞環、劉華清、張愛萍、遲浩田、程思遠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吉鴻昌烈士題了詞。
1996年,扶溝縣書法協會副主席。縣政協委員李仰勤先生退休後,在家鄉呂潭鎮將軍故居旁創建了“吉鴻昌碑林”。初由李仰勤自籌資金二萬元投入籌建,購置碑坯,向全國書畫名家和著名人士征集碑文書畫作品,刻碑二百多通。其舉動得到縣文聯大力支持,在《泛區文藝》上給以報道並印發征集碑林作品廣告後,引起社會各界重視。呂潭鄉黨委和鄉政府號召全鄉廣大群眾向碑林籌建處募捐資金十多萬元,並劃撥上地三畝以供碑林座址。到1998年上半年止,已刻成300多通,內容有吉鴻昌將軍遺墨,如為紀念辛亥革命死難烈士題寫的魏體“國魂”和就義詩(李仰勤書丹),也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喬石、劉華清。李瑞環等的題詞,還有著名書畫家的書畫精品。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優秀共產黨員吉鴻昌,字恒立,名世五,1895年9月18日生於呂潭鄉呂潭古鎮。1934年11月24日被蔣介石殺害於北平,犧牲時39歲。英年被害,鬥誌未酬,給黨、國家、人民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吉鴻昌將軍一生堅持抗日救國。興辦家鄉教育,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現存的吉鴻昌故居、吉鴻昌學校就是將軍留給後人的無可比擬的精神和物資財富。
1895年初,吉鴻昌的父親吉筠亭,過繼給近門叔叔吉大奶家,住吉大奶兩閘草房。同年9月18日,吉鴻昌就誕生在兩間草房裏。那兩間草房,位置在學校偏南一點的吉家老宅裏。1931年,吉鴻昌的父親吉筠亭在開封因病去世,靈柩連夜從開封運到呂潭,就停在兩間草房裏。為了便於各界人士吊唁,呂潭的父老鄉親連夜動工,在緊挨學校的東邊,蓋起明三暗五五間正房,東西廂房各6間的三合院,就是保存到現在的吉鴻昌故居。1980年,扶溝縣人民政府撥款25000元,對故居進行了重修。為了保護故居,呂潭鄉黨委。政府把鄉文化中心搬進故居,並邀請縣博物館的有關人員把烈士生前的革命事跡,製成圖片,陳列在故居內,供人們參觀學習。80年,被評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吉風仙,把自己出資2000多元購買的4000餘冊圖書,也搬進故居,供人們免費借閱。1994年,鄉文化中心搬到尚村崗鄉政府所在地,呂潭二村村委會在故居內辦公至今。現故居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9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故事片《吉鴻昌》,再現了這位傳奇英雄的一生。
編劇:陳立德
導演:李光惠、齊興家
主演:達奇(飾演吉鴻昌) 白德彰 張衝霄 左夫 李瑛 孫敖 伊波
該片獲得第三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編劇獎。
劇情介紹:影片描寫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被部署在鄂豫皖邊界剿共的西北軍吉鴻昌部第二十一軍,士氣低落,叛逃日眾。治軍嚴明的吉鴻昌對此困惑不解。一天,他在審訊一批叛逃士兵時,其中一屢建戰功的老部下,慷慨陳詞,反對剿共,引起他的深思。他破例赦免逃兵死刑後,喬裝平民進入蘇區實地考察。蘇區領導人周光遠識破他的身份,就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主張、戰爭觀念等問題,與之作推心置腹的討論。吉鴻昌徹悟心服,返回駐地後即按兵不動。蔣介石懷疑吉鴻昌赤化,迫使他辭去軍職,出國考察。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吉鴻昌回國抗日,蔣介石又誘逼他反共。周光遠及時從蘇區趕到上海與他會晤,並接受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要求。1933年,吉鴻昌在天津組織抗日救國同盟軍。蔣介石用武力威逼他交出軍隊,吉鴻昌在抵抗中負傷,與師長霍金龍回到天津,不久即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逮捕。蔣介石再次誘降不成,便下令殺害。吉鴻昌臨刑前賦詩明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渴飲美齡血,饑餐介石頭。
歸來報命日,恢複我神州。
《就義詩》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附錄:緬懷吉鴻昌將軍詩詞
《緬懷吉鴻昌將軍》
沒能東北死,卻在北平亡。
中華民族淚,一齊慟國殤。
――(上海)張誌真
《祭吉鴻昌將軍》
男兒年少多英武,壯誌彌天抵外辱。
遍點春秋多少事,腰佩吳鉤震胡虜。
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吉鴻昌被定為全黨褒揚的革命烈士。周恩來總理在1971年指出:“吉鴻昌同誌由舊軍人出身,後來參加共產黨,犧牲時很英勇,從容就義,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跡出書。”
1984年,在吉鴻昌烈士犧牲50周年前夕,扶溝人民在烈士陵園吉鴻昌烈士陳列館前,為烈士塑了銅像。鄧小平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鴻昌將軍犧牲五十周年紀念輯》題寫了書名。聶榮臻親筆題詞:“民族英雄吉鴻昌烈士永垂不朽!”
1995年,在吉鴻昌烈士誕辰100周年之際,李鵬、喬石、李瑞環、劉華清、張愛萍、遲浩田、程思遠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吉鴻昌烈士題了詞。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國泰君安濟南能源供熱REIT公眾認購倍數超800倍
重組終止後海爾生物接受多家機構調研 回應市場關切
諾瓦星雲:在超高清視頻領域,公司推出的產品已涵蓋4K、8K,同時公司也在積極進行16K產品的技術預研
消息稱微軟將再次進行裁員 此前兩年已裁減近1.3萬名員工
“AI定義汽車”下一程 科技巨頭在車圈交朋友,新物種重塑未來出行
抖音小店銷量可以刷嗎?刷銷量有哪些風險?